设置

关灯

1.153 志存高远(第2节)

能入王学,必退而求其次,入太学。不能如太学,再退求其次。如之奈何。

人皆向好,民皆向善。古往今来,莫不如是。

然有力所不能及。凡五学,皆有遴选机制。能否入学,一试便知。若屡试不中,自当另择门路。

且蓟国二十等爵,士农工商,皆有出路。不必削尖脑袋,钻营仕途。更何况蓟王明以照奸。嫉恶如仇。凡有作奸犯科,必绳之以《蓟法》。绝不姑息养奸。

国风如此,民风必如此。

楼桑演武场前,十里长街。

轨路舫车徐徐靠站,乘客前上后下。

便有二年十五六少年。一前一后下车,驻足眺望。

“西林烽鼓,名不虚传。”先下之人叹道。尤其见过蓟国高楼林立,仍显巍峨高绝。足见演武场之宏伟气象。

闻是乡音。后下之人,遂言道:“莫非足下,亦来自南阳。”

“正是。”乡音亲切,先前那人行礼道:“李严,字正方。”

后来之人回礼:“文聘,字仲业。”二人年不及而立,皆有表字。必有过人之处。

“足下亦来投军乎?”李严笑问。

“然也。”文聘笑答。

“如此,当共进退。”除有同乡之宜,二人皆举家逃难至此,同病相怜,同船合命。出仕蓟国,上报君恩,下光门楣。才智得舒,一展所长。何乐而不为。

“可也。”二人遂并肩入内。

与此同时。楼桑太学坛,前院林荫大道。

南阳众学子,三三两两,围满报亭。目光急切,心中忐忑。

学期虽已过半,然为方便南阳学子,蓟王首开“特招生”。只需考试合格,便可入太学。学成之日,便是出仕之时。

今乃张榜日。南阳学子,皆跃跃欲试,翘首以盼。

少顷,便有入学名录,依次张榜于报亭琉璃壁中。

高居榜首者,乃“新野邓芝”。传闻不过半大少年,尚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