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174章 前燕没落(第2节)

的角色没有得到重视而已,老弟慕容垂就是最典型的例子。

若是慕容俊多活几年,慕容垂必然早早被放逐了,所幸慕容俊早死,但活着的慕容评和可足浑太后,这两个决定朝廷的大人物,仍对慕容垂心存厌恶,这是慕容恪最为担心的。

实际上在夺取洛阳之后,慕容恪已开始为慕容垂辅路了,当时任命左翼禁卫指挥官慕容筑为洛州督导官、镇守金墉,吴王慕容垂为荆扬洛徐兖豫雍益凉秦十州军区司令长官、征南大将军、荆州州长,配属武装部队一万人,驻守鲁阳。

然而这还远远不够,即使慕容恪全力支持慕容垂,但如果慕容评和可足浑太后不认同,仍然无济于事。

为了国家的长远利益,慕容恪也是够拼了,摆在面前的难题是,自己身染重病,只怕命不久矣,而慕容暐年轻,尚不能掌握权力,皇家师傅慕容评又太猜忌,恐怕最高指挥官一职落不到慕容垂头上,于是特意找到了慕容暐的哥哥、乐安王慕容臧,非常诚恳地说:“现在南方有残留的晋国,西方有正在茁壮的秦国,他们都有进入中原的志向,只因我们内部没有裂痕,才没有动手,国家兴衰,全看宰相级的辅佐大臣,最高指挥官统率全国所有武装部队,不可由一个不恰当的人选担任,我死之后,就亲疏而言,一定会由你或是慕容冲接替,你们虽然聪明敏捷,但年纪太小,还不能应付多灾多难的时局,吴王天赋英明,才干杰出,谋略超过当世,你们如果能把最高指挥官推让给他,一定可以统一中国,大门外几个强盗还用得着担心吗!千万不可贪图小利,忘记大害,要把国家利益放在心上!”

接着他又把类似的话告诉慕容评,慕容评只知点头称是,言不由衷地表示会支持慕容垂,但慕容恪已知希望不大,前途如何只能看运气了。

367年5月,慕容恪病势加重,临死求见慕容暐,建议说:“吴王慕容垂具有宰相的大将才干,超过我十倍,先帝因我的年龄较长,才先用我,我死之后,但愿陛下把国家大事交由他处理。我曾经听说过,报答大恩,莫过于推荐贤才,贤才纵然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