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却没有想过结合实际,适度妥协,让儒家思想脱离高高在上的理想主义。与之相比,子夏在魏国讲学,培养出了李悝、吴起等弟子,不仅没有门派之见,更脚踏实地的促进了魏国的霸业。可惜的是,秦魏世仇,河西之地回归秦国后,西河学派零落殆尽,秦惠文王失去了容纳西河学派的机会。
“先生高见,我蒙恬愿意拜先生为师,学习子夏之儒!”蒙恬心里由衷的感叹,真正的法家思想,结合真正的法家思想,成为中华文化的内核,或许,中国的历史,会是另外一番局面吧!“道理没有家家之别,百川汇海,有容乃大,各家思想,良性竞争,水乳交融,融会贯通,才会有利于华夏文化的发展!”
“哈哈,百川汇海,有容乃大,说得好!就凭你这句妙语,我卜兴就愿意教授你儒学!”卜兴心里很高兴,以蒙恬的家世,未来很可能成为秦国的大将,有蒙家的支持,他的办学事业,自然事半功倍。牛逼的老师,不在于老师有多么牛逼,而在于教出多么牛逼的弟子。试想,人们知道了,秦国的将军蒙恬,是他卜兴的弟子,还有什么比这更令人信服的呢?正因为考虑到在秦国发展儒学的不易,卜兴才能安心接受蒙恬的邀请,在蒙府当起了门客大众中的一员。只不过,他既没有要求蒙家杀美人,也没有敲着碗要肉吃,每天只是研读蒙府藏书,外出闲逛,顺便教授蒙恬儒学而已。
“先生怎么理解孔子以德报怨的思想?”新年过后,北风飘过,送来雪花纷纷洒洒,蒙恬常住的别院里,酒香弥漫,蒙恬一边为卜兴斟酒,一边请教学问。
“以德报怨,不可片面理解,不甚了了,可是会吃亏的。”卜兴一边赏雪,一边侃侃而谈,“其实,以德报怨虽出自论语,却孔子却并不赞同。孔子说,以德报怨?何以报德。以直报怨,以德报德。这份道理,看似简单,其实复杂,灵活运用,变化无穷。以人与人相处为例,为何单纯的好人,结果却令人唏嘘,一味地以德报德,根本不符合人性,不仅得不到感恩的回报,很可能还会受到人们的鄙视·······”
怪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