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七十四章 楚殇(第2节)

体验到胜利的感觉。

有了这种胜利的感觉,以后调动他们,才会自觉自愿。

“将军,属下无能,没能冲破秦军的军阵!”

蒲烨面色凝重,没有指责复命的校尉。刚刚的战斗,他分外眼明,心里清楚,楚军已经尽力了。

楚军看似懒散,但若论拼命三郎的勇气,却不比秦军差多少。楚人信奉巫鬼,相信死后灵魂不灭,所以楚人不畏死。

历次战斗,当楚军拼命的时候,野战之中,还没有人等挡住楚军。

远远的瞧着对面的秦军将领,不到二十岁,十分年轻,指挥若定,没有丝毫慌乱。

“难道,秦国真的是天命所归吗?”

儒家的学说,在楚国颇为流行。天下归一的思想,楚人不重视,但并不代表楚人不知晓。

春秋战国,各家思想相互争鸣,相互借鉴。有人认为,战国七雄并存的局面终会结束,最后天命归于能够实现统一的国家。

这个时候,蒲烨心里升起了一股无力感。

平原君、信陵君先后去世,春申君的年纪也大了,此次合纵的失败,更会打击六国攻秦的信心,只怕以后再没有合纵攻秦的机会。

楚国将才凋零,有才能的将领,没有好的出身,也得不到任用。反观秦国,优秀的将领如兰草,春风吹又生。

蒙氏一族,三代为将,而这蒙恬,不像是赵括,等成长起来,又是一名优秀的将领。

秦国自孝公以来,唯一能自给自足的人才,便是军事将领,而且,军功爵制之下,储备了不少的后备人才。

“袍泽们!蒲烨不隐瞒你们,我军危矣,怕是再也不能回到楚国了!”蒲烨想明白后,心意决绝,既然回不去了,那就战死疆场吧。

瓦罐不离井口破,将军不免阵前亡。自从参军之日起,蒲烨便没有想过苟且偷生。

“我煌煌大楚,帝高阳之苗裔兮,祝融的后代,楚人的身体里,留着高贵的血液,不屈的血液!”

蒲烨拔出腰间的青铜剑,指着秦军军阵:“为了大楚,冲啊!”

“为了大楚,冲啊!”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