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杜陵计划着,等公子高封到六国旧地,他就可以将家族迁到公子高的封地。
现在,曾经的盼望,全都泡了汤。
“公子,以后记得藏拙,不要掺和朝中的事情。”
另一处府邸内,高武侯胡鳃小心交代着公子将闾。嬴政废除分封的决心很大,胡鳃想着嬴政那威严的目光,丝毫提不起跳脱的勇气来。
身为公子将闾的师傅,胡鳃只能教导将闾谨言慎行,深居简出,免得受人蛊惑,酿成“皇子犯法,师傅受罪”。
此时的咸阳城,要说最为高兴的人,莫过于李斯。
“大人,今日瞧你多喝了两碗粥,可有什么喜事?”
廷尉府后院,李斯就完朝食,舍人尤虞递上擦嘴的帕巾,笑着问道。
尤虞来自楚地,跟李斯是老乡,投奔李斯多年,很受李斯信任。
“吾登相位,不远矣。”
李斯从容擦拭完嘴边的残渣,抚摸着颌下浓密的胡须,露出了自信的笑容。
与此同时,咸阳丞相府邸,右丞相王绾正坐在书桌前,手提毛笔,怔怔出神。
王绾十七岁傅籍从军,爵至五大夫。此后回到咸阳担任御史丞,历任御史大夫、左丞相、右丞相。
领过兵的人,深知器械粮草的重要。
担任秦国丞相这么多年,王绾兢兢业业,夙兴夜寐,发展生产,输送粮食,制造器械,征集兵员。
秦军东出函谷,向南打到江南地,向北进逼到朝鲜,东至大海,从来没有缺粮之虞。
秦国的统一战争,后人记住了名声更大的李斯。
这个时候,李斯只不过是廷尉,可以建言献策。真正领导百官,主持秦国政府工作的人,却是王绾。
王绾的功劳,更在李斯之上。
“不封诸子坐镇燕齐楚边远之地,山陵崩后,祸乱不远矣!”
王绾抬起头,闭上眼睛,默默的感受着心中的痛苦。
年轻的时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