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傻乎乎的让王安石和司马光两个老东西耻笑了一番。
原来北宋年间的蜡烛并不是从油脂中利用化学方式提炼出来的,而是利用了天然材料,比如蜂蜡。先把蜂房加热融化,除去上层的泡沫杂质,凝结成块浮于水面的即为黄蜡。
因为这种蜡烛是从蜂巢中所得,所以也叫蜜烛。从蜂巢中提炼黄蜡的技术也不是宋人发明的,据说从汉代就有了。
但是因为黄蜡的熔点低,无法做成柱状的蜡烛,使用的时候要先把蜡块融化成液体,然后再像点油灯一般点燃。除了没有油烟和亮度比较高之外,使用起来并不是很方便,亮度也不太高。
最主要的是通过这种方式获得的蜡量太少了,毕竟原材料有限,哪儿有那么多蜂巢可以用来烧着玩。所以此时的蜜烛还是个奢侈品,就算皇宫里也不能随便使用。
这一点洪涛可以作证,他在宫里待了十天,每日只有半碗蜜烛可以用,这还是皇帝特批的。
可是这种情况到了南宋,尤其是洪涛待过的中后期,情况就会大大改观。当时别说皇宫里了,就算是比较大一些的酒楼都能用得起蜡烛。虽然还不是特别普及,但点根蜡烛也和奢侈沾不上边了,顶多算是比较富裕。
注意啊,是蜡烛,不再是蜜烛了。和后世的蜡烛基本没有太多区别,而且不光有白色的,还有经过染色的红烛。
这是为什么呢?当初洪涛也用鲸油通过化学方式制作过蜡烛和肥皂,对于这一点必须经过详细的研究。南宋时期的蜡烛不再是黄蜡,而是变成了熔点更高的白蜡。
那么这些白蜡是从哪儿来的呢?答案非常有意思,是一种虫子的分泌物,南宋人称之为白腊虫。
具体是什么科什么目什么属洪涛也不清楚,但他见过这种虫子,公的母的都见过。南宋已经有人工大规模养殖白腊虫的农场,专门用作提取白腊。
原本洪涛是打算用制作香药的借口来大规模种植米囊子花,可是每天抹黑一般撰写计划让他非常难受,无意间关注起了蜡烛的问题,这让他突然想起一个更能掩人耳目的办法,那就是边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