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这样,那帝王治国之本,就更需要严厉而全面,同时以点及面。
结合离国帝王在圣贤馆里的那几个字,楚云亭内心更加洞明,再也半丝迟疑。
一瞬间,楚云亭写出了开篇语来。
越恢弘,越直达人心。
“帝王之政,驾驭宇内,必有经理之实政,方可约束天下,重振百纲,改革励志。”
“经理实政乃立国之本,唯首重教义,方有军法。”
“然,三教之道,互有盈亏,何如?”
这一刻,楚云亭的文字如同诸神黄昏一般,闪烁万千,无数的文气浩然而出,磅礴激昂,轰然大气,每一个文字都是大发光芒,仿佛是在夜空之中的晨星,越来越亮,最后如同太阳一般闪烁出无数的光芒来!
天地大亮!
但楚云亭的文字还在继续,因为接下来,便是文题的核心之重。
“三教之一,儒家修己为本,表现为治理百姓,道家以清静为本,表现为阴柔,佛家以安于现状为本,表现为慈悲,三教各不相同。”
“儒教像是五谷,一天不吃会饿,几天不吃便会死,但儒家却空谈心性,留下种种祸害,而且偏重于那些官宦子弟传承,无法潜移默化,与百姓更是渐行渐远。”
“佛道两者都讲究修炼自身,有余力这才顾及万物,在治理上天生不及儒教,但却可以用来辅助。而在死生得失、喜怒哀乐之时,用来解释消除忧虑怨恨,比儒教要快捷数倍,对于打动无知的百姓更加容易。但如今道佛都不知适可而止,因为过分而成患,佛教四万八千寺,道家炼长生丹到害人害己,都因此而生。”
写到这里,寥寥数字,却精炼万分,写出了核心理念,把这三教的缺陷说得清楚明白,到此为止,甚至已经是一篇奇文了。
字在精而不在多,正如前朝曾有一次科举,仅仅凭借着八个字“主忧臣辱,主辱臣死”,便成为科举状元,名动天下。
不过对楚云亭来说,这仅仅只是点题破题而已,还不足以表现出自己的独特理念。
点题破题之后,他必须要指出如何解决这个问题,甚至是替帝王答,如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