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更多全都迁徙到了江南。
这段历史记录中虽然没有将此事描述的太详细,但是,金珏大致能够猜到。
此事,曹操可能说过相类似的话,而孙权或者东吴其他将帅安插在曹操身边的密探,将这个消息传了回去,由此,江东人直接便来了一个顺水推舟,一边派人在整个淮南地区散布谣言,一面,在长江流域集中所有能够用来横渡长江,将百姓运回江东的船舶。
也只有这样的解释,才能够像历史记录当中那样,淮南的百姓几乎全都跑了的结果。
事实上,后世看到的长江与三国时期的长江,江面跨度上差了非常多,在东吴时期,诸葛瑾的长子诸葛恪就曾经像要在长江上建立淤田,结果失败了。
可是,到了宋代,尤其是北宋中后期和整个南宋时期,那些所谓的能臣们,在长江流域成功地建成了许多淤田,虽然这样的政绩可以弥补北宋疆域面积狭小,没有更多的田地养活劳百姓的窘境,但是,也为以后蒙古人和女真人可以相对轻易度过长江,将江南的汉族政权消灭,埋下了巨大的隐患。
因此,只要刘备采取封江政策,并采用制定渔船建造规范的方法,来限制长江江面上海南捕鱼的渔船,让其只能在江边捕鱼,而无法横渡过长江宽阔的江面。
这样的话,就可以避免江北的百姓有机会逃到江南去。
在者,有甘宁这个水中良将在,若是再给他配一个与之合作无间的军师的话,刘备军根本不用担心,之后占据整个江东的人,有机会利用水军大举进攻刘备所占据的淮南地区。
历史上,周瑜经过赤壁之战,一举利用水军打破曹操十余万军队,但其实,三国演义中对他和鲁肃的评价,尤其是在军事方面,并不算是错的。
周瑜善于水战,但并不善于陆战和攻城,赤壁之战后,他率领得胜之师,江东的精锐之师,猛攻了曹军大将曹仁所负责把守的江陵城整整一年多的时间,最后,曹仁才在曹操的命令下,比较从容地退回到襄阳去。虽然曹仁善守是闻名于世的,但是,周瑜以这样的战绩与前辈韩信相比,还是差了很多。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