均数,但是实际情况是,大宋部分地区,如蜀中,两浙,汴京三处,人多地少,而其余地方如河北、陕西、荆湖、宁夏,却又地广人稀。”
“其中宁夏河套就有可改造耕地九十万顷,可人数呢?不过数十万。”
“除了地域造成的不均,还有制度造成的不均。”
“大宋一等户的标准是一顷土地以上,而这些户等当中,有高达三百顷,五百顷的。”
“国家是需要依靠税收来运营,但是很遗憾,替大宋缴纳赋税的户等中,却是以二三四等户为主体。”
“而一等户中,很多都是免税的宗室、勋贵、重臣。”
“这就是章惇提出的‘税制倒挂’问题。”
“还有,华夏大地上经常发生的水、旱两灾,还有那条桀骜不驯的黄河。”
“因此说,先帝所作的事业,是打下了让大宋摆脱生存线,摆脱温饱线,进军基本富裕线的基础,非常坚实的基础。”
“但是如何让这个基础,变得让全天下得利,让大宋百姓生活更好,让国家更加安全、稳定和繁荣,陛下,这就是你今后的任务,和先帝的任务一样艰难,一样重要,一样光荣。”
赵顼激动得小脸都涨红了:“若非司徒点拨,我都不知道父亲功绩如此光大!司徒放心,我一定努力,绝不坠先父之声业!”
日常廷对中,赵煦经常听大臣们说自己父亲英睿神武,但是从没有人跟他通过算细账的方式来告诉他,自己父亲到底英睿神武在哪里。
打下一堆地盘,人家可以说你劳民伤财;增加国库,人家可以说你穷尽民力;尤其是最近关于新法的热烈讨论,甚至让赵煦有些迷茫。
就连赵煦都能感到迷茫,那王安石无人吊丧,就是完全可以理解的了。
今天这笔细账,彻底打破了这些迷雾,苏油不从赵顼的丰功伟绩说事儿,而是从这一件事上,让赵煦看到了元丰以来国家矛盾缓和,国力增长,人民生活改善的根本原因。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