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么安排,或者说战略计划中确定的这个时间,并不是想当然的决定,而是受客观因素限制。
简单的说,就是包括迢曼帝国在内的其他国家,需要花一周时间进行动员,以及向前线运送作战部队。
其实,只是运送与集结作战部队就需要好几天。
现在的情况是,战斗才打了天,西骆沙军队就拼光预备队,要盟友立即出兵支援。
当然,也不是说盟友就没有问题。
要说的话,迢曼帝国等盟友提供的支援确实没到位,存在巨大的问题。
不说别的,迢曼空军到现在都没投入主力部队,而且派遣的战术航空兵一直在战线后方活动,执行的防御任务。
显然,这远远不够!
虽然西骆沙拥有整个西陆集团最庞大的前线航空兵,只是像g-29这类适合部署在前沿机场的前线战斗机就有上千架之多,但是西骆沙空军严重欠缺远程打击能力,就连战场支援能力都不足。
西骆沙空军拥有的唯一的攻击机是g-27。
这种使用第三代战斗机,即g-2改进而来,主要是去掉了雷达等电子设备,专门用来执行对地打击任务的攻击机根本算不上完美,不但性能已经算不上详尽,而且不是很适合用来执行战场支援任务。
在西陆集团内,承担空中支援任务的主力,一直都是迢曼空军与洛克空军。
这是没办法的事情。
西骆沙已经没有多余的资源来发展空中力量了。
可问题是,迢曼空军与洛克共军至今都没有像样的表现!
在之前的战斗当中,西骆沙陆军所遭受的挫败几乎都跟欠缺空中支援,只能靠装甲力量强行突破有关。
拿发生在阿斯特拉罕北面的战斗来说。
那个晚上,如果能够进行一次高强度轰炸,也许根本不需要西骆沙陆军的装甲部队重新上场,顶上来的迢曼装甲旅就能突破东骆沙步兵守卫的防线,而帝国陆军派去的增援部队或许根本到不了战场。
不过,真要说的话,迢曼空军不是不愿意提供支援,而是做不到。
在之前几天里,迢曼空军的首要任务,其实是防空,也就是对付那些不断从东边发起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