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高王室。
按照规矩,高巨王室的合法性来自帝国皇室的册封。
在梁夏帝国建立后,历任高巨国王都得在登基前赴帝都觐见帝国皇帝,并且获得帝国皇帝的正式册封。在第一次全球大战爆发前,高巨王室还让继承人,也就是王太子到梁夏帝国深造学习,陪伴梁夏皇室的皇子成长,或者加入帝国禁卫军服役,担任皇子的部下,以加强跟梁夏皇室的关系。
有了这个先例,狭夷皇国与沙乌地等王朝性质的国家才纷纷效仿,让王位继承人去梁夏帝国深造。
说得实际一点,其实就是派去做人质。
当时,南高王室只是获得狭夷皇室的册封,不是帝国皇室的册封,因此在史书当中被成为南高伪王朝。
这也是一个非常短命的王朝。
从成立到灭亡,总共也就只有21年!
在南高王国灭亡后,大部分王室成员流落海外,其中的一些去了狭夷皇国,然后辗转到了纽兰共和国。当中的一支至今都还在纽兰共和国的金湾市,并且宣称自己才是高巨王室的正统血脉。
只是,仍然有很多王室成员没能逃脱。
这些留在高巨王国的王室成员均在大战结束前更名改姓,恢复了平民身份,并且散居于各个主要城市。
关键就是,大部分隐姓埋名的王室成员选了高巨王国的大姓。
这里,涉及到了南高王室的一个变化,或者说是受到狭夷皇国的统治,由狭夷皇家习俗所产生的影响。
南高王室仿照狭夷皇室,废除了王族姓氏!
狭夷皇室延续了2000多年,一直就没有姓氏。即便在维新之后,狭夷皇室依然没有为自己确立姓氏。
没有姓氏,成了皇族的身份标志。
皇族与王族可以搞特殊,可是在恢复平民身份之后,肯定要有一个姓。
流落海外的王室成员大多恢复了“李”姓,毕竟李氏王朝已经存在数百年,一直都是高巨王国的正统。
只是,留在高巨王国的王室成员,大多选择了其他姓氏。
原因也很简单避免遭到清洗与迫害。
同样如此,大部分王室成员选择了“金”、“朴”、“崔”、“郑”、“姜”等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