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134章 跌宕起伏(第2节)

度也不够,必须对舰载机的着陆速度做出严格限制。

这样一来,低速性能糟糕的喷气式战斗机根本没法上舰。

结果就是,在帝国空军,乃至全球空军都进入,或者即将进入喷气时代的时候,帝国海军航空兵依然在使用活塞螺旋桨飞机。

帝国海军的影响力,在这几年跌到了谷底。

因为活塞螺旋桨战斗机性能太差,没法确保舰队制空权,还一度出现了“航母无用”的论调。

这个时期,帝国海军唯一能够依靠的,也就是在大战期间累积下来的家底。

舰载战斗机不够好,只不过航母有几十艘!

关键还有,海军同样能够从技术进步当中获益。

随着为了搭载喷气式舰载机,也是帝国海军在战后设计建造的第一种航母,即带有浓烈试验性质的“帝都”级建成服役,在新历112年的年底,帝国海军舰载航空兵也进入了喷气时代。

紧接着就是长期压抑之后的井喷。

在新历112年,第一艘“行省2”级完成代号“契约”的现代化改进,把直通甲板换成向左倾斜11度的斜角甲板。此后发几年,除了因为受损提前退役的3艘,剩下的23艘“行省”级与“行省2”级都接受了类似的现代化改进,换上了斜角甲板,从而具备了搭载与使用喷气式舰载机的条件。

与此同时,空气动力学也在飞速发展,加上性能更先进,可靠性更高的航空发动机,大量性能先进的喷气式战斗机陆续问世,之前很多无法克服的技术难题,也在工程师手里逐一得到解决。

到新历119年,最后一艘“行省2”级完成现代化改造,加上新建的大型航母,帝国海军总共拥有36艘攻击航母。

此外,还有27艘反潜航母,17艘能搭载固定翼舰载机的两栖攻击舰。

这个时期,帝国海军简直是如日中天!

当然,主要指的是数量。

比如在36艘攻击航母当中,没有一艘的满载排水量超过7万吨,具有划时代意义,被帝国海军寄予厚望的“陈炳勋”级还在船台上建造,至于更加强大的“薛远征”级,连设计都没完成。

当时的帝国海军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