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dk-16“海毒蛇”其实就是dk-6“海蛇”的改进型,或者说换代产品。
因为dk-6装备了帝国海军几乎所有大中型战舰,还出口给几乎所有盟友,在数十个国家的海军服役,保有量非常巨大,总共有大约1000套发射系统,所以在研制dk-16时,帝国海军就明确要求,必须得兼容dk-6的发射系统,在不做太大变动的情况下,把持续作战能力提高3倍。如果能保留dk-6的火控系统,或者只是做简单改进就能兼容,那就再好不过了。
此外,导弹性能也必须有所提高。
比如射程从dk-6的24千米提高到40千米,最好能达到50千米;能够攻击掠海飞行的目标,射高不低于12000米,最好能有20000米;可用机动过载不得低于45g,末端为主动制导,最好能采用多模式导引头;导弹的发射质量不超过dk-6,并争取减重20;弹体长度不超过dk-6,且必须采用折叠弹翼。
虽然帝国海军提出的性能指标并不低,但是得益于技术进步,特别是比冲更大的固体燃料火箭发动机,以及电子设备小型化,只要不是太在乎成本,研制出满足海军要求的导弹并不是问题。
其实,在研制后期,帝国海军已经基本放弃了dk-6的发射系统。
道理也很简单,随着“青州”级大量服役,“卢城”级驱逐舰开始接受现代化改进,垂直发射系统成为了主流,传统的斜臂发射架与箱式发射系统肯定会被淘汰,兼容dk-6发射系统已经没有多大意义。
当然,“陈炳勋”级航母采用的依然是dk-6的发射系统。
其实,连“薛远征”级都一样。
不止因为便宜,还跟航母的布局有关。在寸土寸金的飞行甲板上,没地方安装垂直发射系统,用来自卫的中短程防空导弹都安装在外飘甲板上,也就没法采用需要占用内部空间的垂直发射系统。
当然,从实际使用的角度看,也没有必要。
航母需要的是自卫火力,区域与远程防空由巡洋舰承担,因此航母的防空系统以点防御为主。
简单的说,凭借1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