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战状态下的载弹量,一般控制在4吨左右。
也就是说,与轰炸机作对比,舰载攻击机的载弹量是在直线下降!
此外,就算一向被当成是战术飞机优势的速度,在第二次全球大战之后也发生了非常微妙的变化。
比如,“战-9b”的极限速度为275马赫,而“轰-10a”能飞到16马赫,即前者是后者的172倍。在第二次全球大战期间,舰载战斗机的最快飞行速度一般都在同时期重型轰炸机的2倍以上。
可见,舰载战斗机的相对速度反到降低了!
正是如此,舰载航空兵在第二次全球大战之后,准确说是在进入喷气时代之后,基本丧失了战略打击能力,沦落成战术力量。由此导致的直接结果就是,以舰载航空兵为主要打击手段的航母战斗群,不但攻击力量变得更加的羸弱,而且更容易遭到攻击,整体的作战能力明显大不如前。
其实,在大战爆发之前,这个问题已经显现了出来,而且受到了高度重视。
如果不考虑技术层面的问题,解决的办法也很简单,即扩大航母的尺寸与吨位,使其能够搭载与运作性能更好的舰载机,也就是通过提高舰载机的作战能力,让航母战斗群跟上时代的步伐。
在第二次全球大战结束之后,帝国海军也就是这么做的。【醉书楼小说网,轻松阅新体验WWW.zslxsw.\\com]
最有代表性的,就是帝国海军在战后设计的第一种大型航母。
这种被称为“帝国”级的“超级航母”的首要指标,就是搭载与运作起飞重量为60吨的双发轰炸机,把打击半径延长到2500千米,并以此让舰载航空兵获得与空军旗鼓相当的战略打击能力。
可惜的是,“帝国”级还没动工建造就进入了喷气时代。
因为活塞螺旋桨飞机遭到了淘汰,所以“帝国”级也在这波时代浪潮当中下马,成了帝国海军的一大遗憾。
由此可见,在设计与建造航母的时候,首先考虑的就是技术问题。
在某种意义上,也就是受到技术限制,航母的吨位与尺寸才没法无限制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