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有数量众多的战略轰炸机,相对的,专用的电子攻击机却捉襟见肘,而且“攻-8f”缺乏实施硬摧毁的能力。
在波沙湾战争期间,帝国空军的攻击机群经常需要海军的“攻-5”提供掩护。
先不说作战效率的问题,面子上就挂不住。
此外,“攻-5”的综合作战效能确实超过了“攻-8f”,即便是执行压制干扰作战的能力也能通过携带更多的电子战吊舱来增强。加上具备硬摧毁能力,所以“攻-5”的作战灵活性远远超过“攻-8f”。
实战早已证明,硬摧毁是最为可靠的打击手段。
面对先进防空系统,电磁压制干扰的可靠性往往会受到挑战,甚至遭到攻击机飞行员的质疑。按之前的规划,空军将在5年内让所有“攻-8f”退役,仅保留“战-10ad”。
虽然“战-16ad”已经完成设计,进入到验收试飞阶段,但是没拿到拨款,就别想进行量产。
也就是说,今后只能从海军借用“攻-5”执行电子战任务。
如果不是大战爆发,帝国空军会在很长一段时期内没有自己的电子攻击机可用。
不要忘了,哪怕“攻-5”也要面对机体寿命即将耗尽,在10年之后就要陆续退役的尴尬处境,可是下一代电子攻击机仍然由海军主导,在“攻-12a”的基础之上发展而来,与空军没有直接关系。
到时,空军还是得采购“咸菜”。
由此不难看出,“战-16ad”的价值是多么巨大。
可惜的是,在大战爆发之后,“战-16ad”的采购计划才获得批准。哪怕帝国空军立即调整了生产计划,把“战-16ad”的优先级别排在“战-16a”之前,还直接使用了已经生产出来的机体,也不可能立即获得足够多的“战-16ad”,何况“战-16ad”的验收试飞都还没有完成。
迄今,帝国空军就只有30余架“战-16ad”,其中的10多架在进行验收测试。
也就是说,剩下的“战-16ad”全都参与了突袭特里凡的战斗。
这也是帝国空军安排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