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亮之后,战斗打得异常的艰难。(\\www.zslxsw.com//)
梵军集中兵力在东面与南面发起反击,退入代奥格尔城区的当地驻军,准确说是以警察为主的武装人员也趁机发难,比如藏在城区边缘的建筑物内,向靠近城区,特别是控制外围路口的帝人放冷枪。
一时之间,守在机降场地的陆战队几乎被敌人三面包围,等同时在三个方向上作战。
更加要命的是,守护陆战队的前线攻击机均在天亮之前返航,而紧急派来的重型攻击机在投下几十吨炸弹之后,也因为弹药用尽而失去了支援能力。至于其他的火力支援,那就更加指望不上了。
受此影响,在天亮之后开始的第三轮突击运输,送往前线的是2个由第十七装甲师提供的轻型炮兵连。
其中的一个炮兵连,装备-100式150毫米超轻型榴弹炮。
前面就已提到,为了增强空中突击部队的作战能力,尤其是在敌后的独立作战能力,帝国陆军投资研制了这种战斗全重不足3吨,能由10吨级通用直升机吊挂运输的大口径超轻型榴弹炮。
必须承认,-100很先进,只是不到3吨的战斗全重就能让所有“轻型”榴弹炮相形见绌。要知道,在-100之前,只要大口径榴弹炮的战斗全重低于10吨,就能够冠以“轻型”头衔。
按帝国陆军的设想,这种榴弹炮,能够让空中突击部队获得跟装甲部队相当的战场压制能力。
只是,理想与现实有很大的差距。
因为陆军提出的性能指标实在太高了,存在很多难以在短期内解决的技术障碍,所以只是前期研制工作就进行了十几年,直到去年的年初,才完成工程验收,进入陆军主导的军方验收阶段。
如果不是大战爆发,该项目说不准还要拖上好几年。
虽然在大战爆发前,-100通过了军方验收,随后就开始量产,但是受到昂贵价格的限制,-100的产能非常有限。到目前为止,也只给主力部队各提供一个连,而且都编在师直属混成支援营里面。
有趣的是,到底应该如何使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