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642章 一个模子刻出来的(第3节)

礼也那般默默无闻……”朱慈烺放下汤碗道。

“嗯,必须大办,要用我大明最高的规格。”刘鸿渐对此毫无疑义。

大叔虽然没什么大能耐,但为大明付出的心血没有人可以质疑。

而且现在国库有银子、大把的银子,花就是了,反正都是百姓们挣,这一点也不亏。

银子必须流通起来,这是很早以前刘鸿渐就对崇祯大叔说过的。

大把的银子花出去让百姓手中有余钱,有了余钱方能购买所需之资补贴家用,商人才有利可图,国家才有税可收,这是一个良性循环。

“嗯,慈烺也是这么想,明日下了朝慈烺便着内阁并礼部商议出个章程来。”朱慈烺又道。

明朝时一个普通百姓家的长辈过世都要有一整套的规矩,更别提是皇帝的葬礼。

明朝国丧沿用周礼,皇帝驾崩后朝臣服丧二十七日而入葬,二十七日之内,新帝对朝臣的奏折,不能用朱笔批示,一律改用蓝笔,称为“蓝批”。

各部院衙门行文也要改用蓝印,服丧期内,各寺、观必须鸣钟三万次,诵经和吊唁活动也连续不断地贯穿于整个丧期。

自皇帝驾崩之日起,第二天在京城上班的官员要统一穿戴素服、乌纱帽、黑角带,三天之后,官员们需要从素服换成成服。

且每日要在规定的时间、规定的地点进行哭丧和吊灵,而这个程序需要一直持续到皇帝下葬才能结束。

文武官员及所有百姓一百天之内不准作乐、四十九天内不准屠宰、不准吃肉、一个月内禁止嫁娶。

这还只是国丧期间,待出殡那日则更是麻烦,其程序之多、礼节之繁杂只听了一会儿就令得刘鸿渐头皮发麻。

“皇爷,再有一刻钟大臣们就该来吊灵了。”庞大海在一旁提醒道。

“若无他事,我便先回西山了。”刘鸿渐放下手中的参汤,又对崇祯大叔的棺椁磕了三个头后起身道。

他对崇祯大叔的敬意没人怀疑,但他讨厌这种按部就班式的吊唁。

一群与大叔根本就没多少感情的糟老头子来哭丧,想想就够了,朱慈烺自然深知这一点也没有多说什么。

走出宫门的那一刻,刘鸿渐忽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