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孙皇后正色道“陛下,臣妾请问一句,放李牧,如何放法?”
李世民蹙起眉头,道“就说——”他忽然懵住,想到了问题所在。要杀李牧,缘由是李牧在高昌屠城犯下大罪,要给天下人以交代,若没个说法就把李牧放了,怎么跟天下人交代?皇帝的话,出尔反尔,不成了放屁一样么?以后天下人,该如何看待他这位皇帝?
“这该如何是好?”李世民挠挠头,思绪又乱了起来。
长孙皇后道“陛下,不如就说李牧在年轻刺客事件的时候,曾救过陛下的性命,陛下想起此事,还李牧一条性命,死罪可免,如何?”
“也好!”李世民已经不想杀李牧了,闻言便答应,就在这时,门口匆匆跑进一个小太监,满脸慌张之色,道“陛下,莒国公冲闯宫闱,说一定要见到陛下不可!”
“唐俭?”李世民拧起眉头道“他哪儿来的胆子!”
长孙皇后眼睛却一亮,道“陛下,用不着臣妾刚才说的借口了,现成的理由来了。[醉书楼小说网/\/%^www.\zslxsw.//com]”
李世民怔了一下,也想到了什么,点头道“说的没错,现成的理由来了!高干,让唐俭进来!”
……
行刑时刻即将到达,孙伏伽还是没有等到宫中的新消息,仰头看看天时,实在是再拖不下去了,按照流程,必须得验明正身了。
死刑无论在哪朝那代,都是非常慎重的事情。明清时,为了防止皇帝‘冲动杀人’,每次皇帝勾决犯人的时候,按照规矩,文武百官都要‘三请赦’,即三次请求赦免,给皇帝一个重新思虑的机会。
唐朝时,虽没有这个规矩,但也是要再三的查验,确定要杀的这个人,就是事主本人,免得有顶罪的事情发生。因为这是死刑,没后悔药吃,头砍了也接不上。
孙伏伽作为监斩官,便有这样的责任和义务。他来到李牧跟前,看着面前的李牧,道“县公,按照规矩,需要核实身份。我问一句,你答一句。”
“面前之人,可是姓李名牧,生于马邑?”
这叫验明正身,是必有的一个环节,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