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怎么绝对公平?先不说有没有所谓的公平,就算是有,等啥都定好了,一年两年都过去了。百姓能等么?朝廷能等?桥还修不修了?要是你这么想,最好啥也不干了,维持原状最好。”
坤伶大长老嚅嗫了一下,满肚子的话憋了回去。坎钦却心花怒放,拜年的话不要钱地一股脑堆了出来。
李牧瞪他一眼,道:“你高兴个屁?本侯的话说完了么?”
“侯爷您说,您说啥是啥。”坎钦大长老一点也不恼,按照这么个投票法,苗疆宣抚使的位置,永远都是乌苗的,已经是占了大便宜了,被骂几句又不会少块肉。
“宣抚使虽然只有一个,但考虑到苗疆的具体情况。宣抚使不世袭,而是每五年轮换一次。”
坤伶大长老的眼睛瞬间亮了起来,轮换好啊,轮换不用选,等着就是了!肯定能当上的。
这下轮到坎钦想说话了,李牧照样没让他说,继续道:“若是乌苗先选上宣抚使,那么五年过后,新的宣抚使就由白苗担任。没有选上宣抚使也不用太落寞,当不了正四品的宣抚使,还有四品下的宣抚同知。总之就是一句话,当宣抚使,当不了宣抚同知,当了同知,当不了宣抚使。俩个官,不能出在一家。”
这下俩个长老都听懂了,李牧的这套规矩就俩字儿,制衡、无处不在的制衡!
李牧不管他们咋想,他已经定好的事情,断无更改的道理:“宣抚使,主政苗疆,但不掌兵。同知辅佐宣抚使,不主政,却可掌兵。兵的多少么,这个要朝廷来定,你们可以写明维持治安需要多少人马,上交兵部定夺。”
听到这儿,坤伶和坎钦俩人心里都翻腾了起来。
如果是这么定的话,那宣抚使和同知还不一定哪个更好呢。一个是文臣,一个是武将。文臣固然主政,但要知道,关键时刻,还是得有兵马啊。比方说,有一天真的要扯旗造反了,没兵马的不是干放屁么?
两个大长老,一个代表白苗,一个代表乌苗,要说他们真的能跟朝廷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