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没叛乱,否则怎么一点风声都没呢?
一直行到齐州城外二十余里一处小村庄时,李牧才终于看到了一丝可称之为叛乱的迹象。斥候来报,前方村庄可能遭到了袭击。李承乾听到这话,倏地一下从马上下来,请命道:“请大将军派末将出征,末将定——”
“个屁!”李牧把他的话赌回去,问斥候:“发现了多少人?”
“约莫三十余人,正在抢掠。”
“三十余人么……”李牧思忖了一下,道:“大军原地等候,亲卫之中,选出五十精兵,脱去铠甲,着寻常服色,随本侯一同前去看看情况。”
李承乾不干了,追问道:“大哥,我呢?我也去。”
“李鱼听令,原地待命。”
“大哥——”
李牧瞪起眼睛:“军令如山,抗命是什么后果,你比我清楚,退下。”
李承乾气得鼓鼓的,耷拉着脑袋退到了一边。不一会儿,五十个换了寻常服色的亲卫准备好了,李牧也找了一间不起眼的衣裳穿了,又抓了一把土面子,抹在了脸上,看上去一副风尘仆仆之色。
“走!”
李牧带人离开大队,在斥候的带领下,约莫一刻钟不到,抵达了他口中的村子。
村口,百姓分男女妇孺站成了数排,一个队正模样的人,正在说话。不一会儿,几个唐兵挥舞着手里的兵器,押解着一队农夫往齐州方向的小路行去,这些农夫有的花白的头发胡须,看起来快六十了,也有稚气未脱,唇上还有少年绒毛的十四五岁的单薄少年,他们都被反缚双手,用绳索串在一起,如行尸走肉一般,目无神采。妇孺们的哭声,隔着老远都听得见,这些人却根本不为所动。
李牧皱起了眉头,心中颇为不悦。
这时,那押解农夫的军士看到了李牧,赶紧调头回去,报告给了队正模样的人。只见那个肥头大耳的队正,往李牧这边瞧了一眼,眼睛登时亮了起来。太子亲卫的马匹,都是难得一见的良驹,随便一匹,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