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889 整体局势(第2节)

对是生死存亡之战了。

另外,在孟买这边的李定国所部,整编了一部分当地人为明军之后,就已经开始沿着海岸西进,也差不多到达波斯帝国的边界。可以说,阿巴斯二世也是睡不着觉了。

对于这些情况,崇祯皇帝都是比较满意的。不过,从李定国和吴三桂那边收到的消息,综合起来看,阿巴斯二世似乎有打算采取坚壁清野之策。一旦明军攻进波斯帝国,就会明显受制于后勤补给。

这一招对吴三桂那边特别有效,因为吴三桂那边的内陆,连番战事之下,并没有那个能力提供大军后勤。如果强行征收的话,恐怕会让唐国等藩国造成动乱的。

基于这样的事实,都不需要吴三桂和李定国把消息一步步地汇总禀告过来,崇祯皇帝便派了人去传旨。

吴三桂那边,要和洪承畴一起压迫布哈拉汗国臣服,为大明之爪牙。要不然,就索性联合起来灭掉布哈拉汗国,打通唐国这边和明威堡的通路。

对于波斯帝国,大明的重心要转移到海边,从海路进攻,直取波斯帝国的富裕之地,中心开化,随后再扫荡其他贫瘠之地。

当然,计划是这么计划的,到底形势会不会就按照这样变化,还有待时间的验证。

崇祯皇帝自己估计,大明从南到北如此推进,必然会对欧洲的局势产生深刻的影响。搞不好,历史会大大地改变,来一场大明一挑多的战事,都是有可能的。

这个,且再看吧!

崇祯皇帝想到这里,便不再关注西边的局势,转而开始思考南洋这边。

南洋打下来已经好几年了,相对莫卧儿那边来说,大明的影响更大,且移民过去的更是不少。

不过相对于以前来说,如今大明本土过去的人,大都成了当地的农场主,雇佣原本的土著开设庄园,特别是粮食产量,更是源源不断地产出。

大明本土这边,减少了人祸的产生,虽然天灾还是有,但是日子却并不难过,粮食产量也提了上来。比如河套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