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冯宇止住:“孔明毋须站起说话,就在席上说吧。”冯宇心想,诸葛亮这一番话语必然要说相当长时间,所以索性让他在席位上讲述。
“谢王上。”诸葛亮道声谢后,便将缅州的情况娓娓道来。
这半年间,从沙瓦底港至永昌沿独龙江这条线路上,水路旱道被建设的更加完善和通畅。因为商路兴盛,一些内地移民涌入缅州长居。沿着独龙江的几十个梁军据点已发展成小规模市镇。这些移民除了在据点周围屯垦外,主要收入来源是为沿途商贩提供运输,旅社,饭食等各种服务。
离独龙江水道较远的密林深处,也有大量南蛮各族的据点营寨,大多分布在独龙江支流沿岸,方便水路运输。
这些营寨并不是按部族来划分,而是按此前孟获军团的军籍来分营屯守。某个营寨据点可能同时有濮人,乌蛮,越人,哀牢夷,汉人。甚至有的还有朱罗人。都被诸葛亮齐民编户式的编入户籍,统一管理。
有的营寨甚至留有部分朱罗女人。这些女人被梁军所俘时,皆为奴婢或寡妇,梁军若将她们用船遣返回朱罗本土,免不了还是被人贩卖为奴。诸葛亮索性将她们分给这些移民为妻。这本也是冯宇的主意。
如今,沙瓦底港与曼德城已是两座满是商贾,人口稠密的大城。不同是是前者各种面孔的商贾随处可见,后者能见到的绝大多数是来自内地的汉地本土商贾。只有少数外番人能够申请到通关文牒,进入曼德城乃至更远的不韦,宜宾等地。
虽然沙瓦底港是自由港,梁国官署不收利税。但曼德城却是收关税的,所以实际上那些外番商贾还是变相纳了税,只不过这关税并算到商品价格里去了。
除了商路带来的丰厚的官办商行利润,以及曼德城关税税入,还有独龙江中游处的伐木场,宝石矿如同摇钱树般为梁国提供着滚滚财源。
诸葛亮大致讲完后,冯宇问道:“缅州的安全情况如何?”
“启禀王上,独龙龙江沿线主道上几乎不见盗匪化外生番为祸。沙瓦底至锡兰岛的这段海路有莫…”
诸葛亮说到这时,冯宇突然咳嗽了两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