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一千一百一十六章 声名大噪(第2节)

枭朗声道:“大家放心,本王带来的粮食充足,大家都有吃的!如果眼下有人不遵守秩序,那就是拖延赈济的时间,大家都哄抢,那什么时候才能熬好粥?聪明的人现在会帮忙搭灶抬粮,可不是捣乱!”

看到粮食红了眼的那些灾民依旧难以控制,可畏惧王府亲兵手中的刀剑,不敢妄动。

也有一部分人听了逄枭的话理智占了上风,自发的告诉身边的人维持秩序,还有几个年轻人站出来,主动要求帮忙。

逄枭满意的点头,手下之人就组织帮忙的那些灾民去寻地方搭灶。

有人带动,便有还能干的动活儿的灾民站出来帮忙,城门外的秩序一下就好起来。

逄枭回到马车旁,秦宜宁正从车窗往外瞧,见他过来便比了个大拇指,引得逄枭禁不住笑。

到了城门,谢岳与徐渭之带着人张贴了一张告示。秦宜宁好奇不已,下车去看,却见告示上是一串“资助者”名单。

其中文辞朴实,大肆赞扬了沿途将粮食卖给逄枭的财主富商们,却不说他们是卖了粮食,而是“资助”了粮食。

换了个词,连意思都变了。发国难财的眨眼就成了大善人。

秦宜宁回头看向逄枭,禁不住好笑的道:“这就是谢先生想出的办法吧?”

“正是。”逄枭笑着点头。

秦宜宁夸赞道:“谢先生果真机智,深谙人心。如此一来,那些商人有图名的还不主动来联络王爷?银子不会少收,还能博得个积善之家的好名声。”秦宜宁没有当众说出口的还有一层。

这样做法,也会掩盖逄枭使了多少银子,若问起来,大可以推说是人资助了粮食物资。

反正在李启天面前,逄枭不论有多少善意和忠诚都会被误解,没有罪名都会被罗织罪名,眼下不过是需要个堵住悠悠之口的说法。

而这个说法,不但能够分散注意,还能调动积极性,何乐而不为?

逄枭一行人刚进城,先被派来购置粮食的虎子就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