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218章 李汉祥(第1节)

李汉祥是北平人,解放前去了香江,逐步成长为享誉香江的大导演。【醉书楼小说网,轻松阅新体验WWW.zslxsw.//com]1978年,李汉祥得了重病,必须去美国做心脏手术。这次手术风险很大,可是说生死未卜。他觉得自己作为炎黄子孙,背井离乡三十年,要是不回故乡看看,将死不瞑目。在朋友们的巧妙安排下,李汉祥回到了国内,到很多城市进行了走访,会晤了很多电影界的同行。在与廖承志交谈的时候,廖承志邀请他回内地拍电影。李汉祥擅长拍古装片,在香江和台弯很难实景拍摄,而在内地是能够在实景中拍摄,这对他来说具有极强的吸引力。

最开始李汉祥准备拍老舍的《茶馆》,不过他在跟片商沟通后发现片商都不看好《茶馆》,认为地方色彩太浓,很难吸引中外观众的兴趣。放弃《茶馆》后,他准备将溥仪的《我的前半生》搬上银幕,但因为历史问题,被上级部门否掉了。最后,他想到了拍《垂帘听政》。

李汉祥拍《垂帘听政》的想法得到国家认可后,文化部安排长影跟李汉祥合作。1979年11月,李汉祥和长影,以及合拍片公司在北平签署正式合约。不过长影在进行成本核算后,发现要拍这部电影,成本需要好几百万。长影本身有拍片任务,而且资金有限,无法抽出大量资金拍摄这部历史巨片。之后李汉祥跟北电青年电影制片厂,以及其他一些电影厂联系过,但都由于需要投入巨额的资金而搁浅。

去年11月,李汉祥应邀赴京,参加荣宝斋三十周年纪念。这次赴京后,他见到了王岚西,向王岚西表达了希望拍《垂帘听政》的愿望。出口公司投资了《猎鹰》,以及其他几部电影,还要修建出口公司自己的片场,根本没有多余的资金。王岚西对李汉祥说,《垂帘听政》是个好项目,很有教育意义,但出口公司现在拿出不这么多钱来,等明年或者后年,手里的资金宽裕了,到时候再合作。

现在《猎鹰》上映两周,票房已经达到了941万。按照这个走势,最终票房应该能够超过一亿元,出口公司可以分1750万。再加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