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七百四十二章 特殊计划(第4节)

空军标志性涂装。

大规模的跨国武器输送,即便保密工作再出色,也无法完全避开日本的情报侦察。甚至连日本的媒体都对此有所察觉,1937年10月,日本的《每日新闻》就报道说:

“9架苏联制造的高速战斗机在某地组装,并通过兰州、西安运到上海。”

日本军方对此早已心知肚明,他们很快摸清了苏联援华飞机的航路,并且准备把这些援华武器毁在半途。

不过,“红色通道”终究没有中断。

1937年12月1日上午,23架伊16编成的战斗机机群着陆南京机场。下午,20架轰炸机也降临南京机场。这些飞机的驾驶员全部是苏联飞行员,当天就投入了与日本飞机的作战。

南京的空战,是苏联援华航空队来华首战,

1938年年初,随着大批苏联援华武器装备抵达中国,在抗战初期遭受了巨大损失的中**队得到了补充,特别是空军,实力甚至超过了战前。

1938年2月的统计,中国各战场的空军已有390架作战飞机,其中主要是苏制飞机。

但是,飞行员却是急缺的。

中国的飞行员数量本就不多,又被不对等的空战迅速地吞噬了一大批。而且,越是金贵的优秀飞行员,越要执行更多的空战任务,损失最为惨烈。

当时被称为中国空军“四大天王”的四位王牌飞行员,刘粹刚在1937年10月支援忻口战役时牺牲,高志航牺牲于同年11月赴南京参战的途中,乐以琴在一个月后牺牲于南京上空,李桂丹则在1938年2月,于武汉空战中牺牲。

培养一名合格的飞行员是一个极耗时间和财力的过程。苏联援华的飞机不断送来之后,中国的飞行员们又要学习新机型的驾驶。

并不是每个人都能像高志航那样一上手就能掌握,但是留给他们的学习时间最多两三个月,就要与苏联志愿飞行员一起驾机执行任务。

中国空军的主力防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