举制度的局限性。
在冉明后世的华青集团里,只要是名牌高校毕业生通常都非常傲气,但是手里却没有真实能力。
对于那些眼高手底的学霸,冉明在内心里其实是不喜的。
科举制度千百年来的事实证明,科举应试教育本身是一个误区。
像王猛那样的人,太少了简直是凤毛麟角。
不过,因为魏国这个时候政治还算清明,他们倒不敢过份。
对于贪官的处理,冉明和冉闵的态度的政策都是一样的,贪污可以,但是得做事。冉闵不会像洪武大帝那样贪污六十两(按购买力是一百多石米粮,相当于现在的四五千块人民币)剥皮充草。
但是像郑申这样,既贪污又不做事的官员,冉明不会姑息了。别说出身是郑氏,算他是内黄冉氏一族,冉明也不会放过他。
如果因为郑申事情,郑氏想要反击,冉明不介意借用民意,给郑氏放点血。
可是李业不知道冉明的想法啊,
他只是感觉冒然对付郑申肯定会受到郑氏的反击。冉明却采取了他最喜欢的方式,公审郑申。把郑申所做的一桩桩,一件件恶事都揭露出来,那些百姓都疯狂了,恨不得食其肉,喝其血。
冉明顺应民意,把郑申给咔嚓一下砍了,把从郑申抄出来的钱向那些士绅商贾购买粮食和药品,老百姓和地方士绅商贾,都得到了实惠,也算是皆大欢喜的事情。
李业的担心都是多余的,从冉明抓捕郑申,再至公审郑申,如果郑氏要救郑申完全有时间,可是郑氏偏偏沉默了。
李业不知道,面对冉闵这个铁血皇帝,郑氏也怕啊。
他们怕冉闵把郑氏作为反面典型给树立起来,如果是这样的话,郑氏没有了名誉,也全完了,别说只是一个郑申,算是砍了郑氏家族的家主,只要可以保住郑氏,他们也会这样选择的。
冉闵出了邺城,从内黄至汤阴,然后继续南下。由于冉闵所部都是轻装部队,都是魏国最精锐的部队,算是全副武装,他们都可以做到日行一百二十里。轻装行军,速度更快了。
尽管冉明为了救灾,为了减少部队士卒的负重,解除了铠甲和弩机、枪、矛、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