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着这一队官兵过去,老乞丐的嘴里的词马上就变了:“数来宝,道来宝,不到魏国不知道魏国的好,三十税一,杂役少,盖新房,换新帽,日子过得一年更比一年好……”
数来宝其实就是后世快板的原型,这种演绎形式既通俗易懂,又贴近百姓生活,非常容易被百姓们接受。
随着这次南征提前南下的是两千余出色的街道艺人和宫娥,街头艺人大都以编了新的数来宝段子,用来宣传魏国的新政和百姓的幸福生活。但是其中也有一部分人则以演绎变文,变文故事脚本以魏国描述魏**队为主,以略加夸张的手法,重点突出魏军步骑之盛,将士之勇,以及他们在战斗中的热血故事。
其实变文就是说书的前身,在隋唐时期形成,所说内容原为佛经故事,是佛教徒用来传教的手段之一,后来渐渐也包括了历史故事、民间传说等。魏**队在冉明时期开始重新崛起,安喜血战、血染泒水河,黑夜突袭十万鲜卑大营,尸油火烧慕容德,以及智取青州,千里转战、智破胡虏的事迹早在冉明初封胶东王的时候,就在不其开始盛行。最开始只不过几十名口齿伶俐的小厮,到如今早已形成了一套回环曲折、激动人心的故事,其中《尸油火烧慕容德》、《连环马夜战》、《洛阳攻防》、《火烧龙潭谷》、《智取潼关》、《巾帼风采》等都已经十分成熟,魏国各地的茶客尽皆耳熟能详。
偏偏江南文化非常兴盛,谈玄论经虽然大行其道,不过清谈这个东西属于高雅的玩意,就像后世的歌剧,没有一功的文化涵养,根本没有办法欣赏其中的奥妙。(\\www.zslxsw.com//)而变文传到江南,很快就受到了百姓和士绅的吹捧。
这变文艺人说的都是“真人真事”,特别是《巾帼风采》之后,变文又推出了新的名篇,这个叫《花木兰》,不过这个真实的故事发生在北魏年间,按照历史进程,这需要是八十多年以后才能发生的事情。不过这个花木兰可不是代父出征的故事了,而是变成了花木兰是一个为报血仇,化妆从军的故事。变文中的花木兰原本出身一个医生世家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