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557章 羞辱(为‘殇人a’加更)(第3节)

着回来。”

“牵星术呢?”

王雱问道“还有司南,牵星术配合司南,出海尽量沿着海岸前行,总能探索到新地方。”

司南,也就是指南针,就是被大食商人在华夏发现后带回去的,后来才传到了欧洲。

商人就是此时的使者,沟通各方,传递着各种知识。

而大食商人就是最好的使者。他们驾舟往来于世界各地,集聚了巨大的财富,也在各处散播着知识。

商人们有些尴尬,此时的海贸还未到最鼎盛的时期,亡命徒还不够多。

但王雱一个年轻人说这个却有些刺激到了他们。

有人说道“年轻人说这个怕是有些不妥当吧,冯知州都还没说话呢!”

冯进在边上皱眉,显得不大高兴,这也是商人们敢质疑王雱的原因所在。

知州就是老大,你一个年轻人装什么装?

冯进不悦的道“当年大宋开国,太宗皇帝为了引来各国商人,就派人出去,给了许多好处,这才有了今日三司的繁茂。若是大宋商人蜂拥出海,去抢夺大食人的生意,无需多久,大食人就会生出怨怼之心……”

王雱笑眯眯的道“大宋可怕他们吗?”

大宋怕辽人,怕西夏人,怕交趾人,但就不怕大食人。

冯进拂袖转身,“对外怎可这般凌厉?荒谬!”

华夏对外政策大抵是经过了几轮变化,从汉唐时的强硬,到大宋的软弱,基本上是和武力值有关系。

汉唐时武功鼎盛,出去的使者都是牛哄哄的。

啥?你竟然敢不听大汉的?弄死你!

几十人的使团就敢在异国横行,这种强硬的背后就是军队的强大。而军队强大带来的后果就是国民自信心的强大。

乖一点,不然哥弄死你!

这是汉唐时对外政策的出发点。

大家好好坐下来谈谈嘛,不行就做做生意,有钱大家赚才是王道啊!

这就是大宋的对外政策。

在汴梁时,沈安对这个政策给了一个形象的比喻缩头乌龟。

在沈安看来,华夏从来都不是那等忍气吞声的性子,但在武力不彰时,只能选择软弱。

但大宋的软弱却有些自废武功的意思,对武人的戒备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