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某这个御史做得好。”
操蛋啊!
刚轻松了片刻的官员们只觉得满头黑线,恨不能找东西来堵住苏轼的嘴。
此次御史台几乎全军覆没,唯有苏轼和杨继年没有走错路,所谓曲高和寡,这种情况下苏轼和杨继年就引来了不少嫉妒的目光。(\\www.zslxsw.com//)
苏轼心中得意,抚须道“下衙后某请客……”
他只是随口一说,觉得大家此刻心情郁郁,定然不会同意。
“好,回头一起去!”
“某定然会去。”
“还有某!”
“都去都去!”
一片都去的呼声中,苏轼面如土色。
那么多人,要吃多少钱?
他的小日子本就不怎么滋润,若是请这么一次大客,起码两个月要守身如玉,不能出入酒楼了。
这时外面有人进来说道“方才宫中的人去了曹家,官家夸赞曹国舅,说他乃是国戚的楷模。”
卧槽!
大宋啥时候有国戚楷模了?
按照历代帝王的心思,外戚这种生物死光了最好,免得给他们带来麻烦。
可曹国舅却得了这等夸赞,开先例了呀!
“官家这是在论功行赏吗?”
一个官员说出了大家的心声,有人说道“你等没发现吗?但凡力挺韩相的都得了好处。”
“那沈安呢?他可没得好处。”
一个官员洋洋得意的说着自己的发现,却发现同僚们都面色难看。
这是怎么了?
有人叹息道“这次那厮立的功劳能值几条腿?”
众人一阵沉默,都觉得有些荒谬。
有人说道“此事算不得公事,却不好算腿,不过韩相的感激却能值五条腿。”
“是啊!五条腿。”
苏轼心中欢喜,抬头看去,就看到了站在值房外的杨继年。
“杨御史,安北立功了。”
他笑着打了个招呼,引得众人都看了过去。
杨继年微微点头,然后转身,在过门槛时轻轻跳了一下。
某很欢喜啊!哈哈哈哈!
这种闷骚的欢乐最是让人郁闷,可杨继年还觉得不够,转身关门时说道“这般立功下去,到时候腿太多,就怕他整日纠结于该打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