吧
而她估计的手机聊天比qq、微信更具有前途的推测其实也不算错误,唯一问题在于,在移动互联网兴起时,中国移动舍不得为其带来丰厚收入的短信收入,不愿意主动革命放弃逐条收费的短信而转向收取流量费的即时通讯,甚至为维护垄断利益,最初连对其他两个通讯供应商都不肯放开对接,这才有了企鹅集团的后来居上。
假设当初中国移动能大气地和电信、联通互通,直接基于手机号码并使用网络流量聊天的聊天软件——飞信就会大有用武之地,哪有后来微信什么事?毕竟微信比飞信晚4年才推出,前期还是在仿飞信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仿照iq让qq成为了霸主,iq在20年后依然存在,可还有多少人用?仿照飞信让微信成为了霸主,飞信在诞生10年后依然存在,可还有多少人用?
仿造和山寨也是种生产力,中国的大小科技,哪样不在山寨中成长起来?
别人已开辟了道路你不好好学,非要摸着石头过河?
当然沈丽丽有估计是错误的:因为技术限制,无线互联网发展落后于有线互联网,中间必须有个p时代,这是必要过渡,超越不了,且时间不少于15年,正如吃第5个包子才饱,不能说明前面4个包子不该吃。
他小心翼翼问:“你计算机毕业后将来想搞聊天软件不?iq我觉得不好用。”
“确实不够好用,不过我没想法,让有兴趣的人去做吧……我这段时间刚看了几篇关于黑客的报道,超级感兴趣,你知道什么是黑客么?”
“我知道,技术高超、善于破解他人系统和秘密的计算机高手,在我眼里,当年能破译密电码的就可以算黑客雏形了。”
“知道就好,哎,常夫子,有一点蛮佩服你,遇到事情,你总能说出个一二三四来,不管真懂假懂,首先这气势就有了。”
“别,不懂的多了。很多时候我比较欣赏大卫·休谟在《人类理解研究》中提到的怀疑论,有人说这是种不可知论,但我不这么看,与其说是不可知论,还不如说休谟认为你所理解的东西可能并不是事物真正的本源和内涵,类似于《金刚经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