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文武大臣彰显身份,像是这种时候完全没有必要,便会换一身便服,无论是处理政务或者是行动都会更加方便一些。
待坐下后,董高逸开口道“今日便是要更细致的商议一下如何应对北魏和东汉的结盟,刚才在大殿上,安保宁和元于你们二人所说的策略朕仔细的想了想,发现都是有可取之处的,但同样有很多不足之处。”
“首先安保宁你所说的采取敌进我退,敌退我进的办法,从根源上是不符合我南齐朝的,但带来的结果是将两国的将士一直拖延着,时间一长不仅要放弃进攻东吴国,还不敢入侵我南齐的土地,在消耗敌军的同时也是会消耗我军将士,显然是有弊端的。”
“至于元于你所言,对两国宣战并直接出兵进攻,好处就在于从正面削弱两国的实力,同时还保住了东吴国不被攻占,然而弊端就在于可能会导致两败俱伤的局面,让西凉朝趁虚而入,当然总的来说元于的策略会更好一些。”
说完董高逸停顿了片刻继续道“汪同,虽然你现在是户部尚书,但之前也待在兵部,如果让你来说,会采取什么样的策略,另外这两种策略从户部各需要支出多少的银两。”
“是。”汪同也知道不会白白将他叫过来,肯定是要进行询问的,加上离开兵部才两三个月时间而已,同样要说说自己的看法。
“皇上,以微臣之见,元将军的策略不说一定是最好的,但是微臣也在兵部待了几年时间,明白更适合当前的局势一些。”
“在微臣刚去兵部的时候,根据记载的确我南齐是有八支队伍,然而并没有达到每支队伍都有十万将士,意味着是不会有所谓的八十万大军,就拿破晓军来说,当时经历过几战后伤亡的将士有所补充,实际上的人数只有八万五千人左右,整个大军实际上的将士人数在六十九万人。”
在南齐朝,每支队伍增减将士的人数都是要上报给兵部的,兵部得到上报的数据后会根据上一次上报的数据进行核对,然而将新的数据进行记录,一般来说在将士人数方面是不会有问题的,毕竟每年的军饷都是根据所记载的人数发放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