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业十年的腊月初八,倒也算是个风和日丽的好日子。(\\www.zslxsw.com//)
也不知道是因为什么原因,天气在进入冬月(十一月)之后,也日夜的温差略有些起伏,根据体感判断,夜晚的温度略低于十度,但白天只要太阳一出来,气温能爬升到二十来度的样子,一开始黄小刚还以为仅是幽幽谷特有的“温室效应”,后来几次随着矿匠外出探看矿区的时候,也才发现谷外的温度也同样如此。
对于这个问题,他百思不得其解,最后还是听黄娜说,在她读的经济史里面似乎提到了历史的几次小冰期,而魏晋南北朝正处于这样的一个小冰期,所以这才导致了北方游牧民族南下,引发了五胡乱华。
那么,以现在的情况来看,眼下无疑是进入了小冰期结束之后的“温暖时代”,这或许也正是开启盛唐贞观之治的最主要因素吧?
反正,大环境和大气候这种事情,目下也不是舅侄俩应该操心的问题,而是得好好操心这纳妾的礼仪。
说起来,这隋朝的婚俗较汉族的婚俗更为复杂和丰富,据刘复的《敦煌掇琐》七四《婚事程式各种》,可看到当时婚礼仪式的名目和细节:其有相当于“纳采”、“问名”意思的通婚书,有相当于“纳吉”意思的答婚书,有相当于“纳征”意思的女家受函仪,这些仍为传统礼仪,只是将“六礼”通俗化了。
此后,由于魏晋南北朝汉胡婚俗的交融,使得婚礼仪式越来越热闹繁多。[醉书楼小说网/\/%^www.\zslxsw.//com]
如说大婚之日,新郎在傧相陪同下到女方家亲迎,这时女方家已做好迎接男方迎亲人员的准备,“以粟三升填臼,席一枚以覆井,枲三斤以塞窗,箭三只置户”。
新郎一行到女方家后,“妇家亲宾妇女毕集”,用口头调笑或竹杖扑打的方式来戏弄新郎。这叫做“下婿”,是受北方游牧民族婚俗“拦门”的影响。新娘出门之前,要梳妆打扮,故意迟迟不出,男方咏唱诗歌来催请新娘,这种“催妆”的仪式,也是由北方游牧民族的婚俗发展而来的。
隋唐时用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