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五百八十七章小镇逢敌(第1节)

对于江安义来说,一场说走走的行程已成奢望。(\\www.zslxsw.com//)

先到吏部领了考评,“才守俱优,堪称卓异”。原本应该擢升一阶,但江安义下州刺史正四品下的职官难以升迁,便由通议大夫升为正议大夫,散官迁一阶。

江安义今年二十七岁,已经开始面临升无可升的难关。大郑官员二年一考,评在等方才能迁升,一般的进士从从八品下的官阶做起,做到正四品一共有二十阶,每两年考绩都要评在等,需要四十年时间才能任到正四品,这对九成以的官员来说都是不可能的。

当然有政绩卓异擢升的,这样的人少之又少,如段次宗、韦祐成、张志诚之类,要背后有靠山、本身有政绩能力才有可能,这也是情理之的事,要不然朝堂的那些三品以的大官岂不是没有人了。

至于江安义这种纯属异类,起点高(从从六品的礼部员外郎做起)、功劳大(清仗田亩,合税为一,以官身份数次立下战功,治理地方政绩卓异),最主要的是合了天子的意,这样官员纵观整个王朝史也没有几个,所以余知节才会多次阻拦江安义升官的机会,是要留给他成长的空间。

去了吏部后按例要去光禄寺辞行,拜见光禄寺卿。宋思礼如愿当成会试主考,这段时间坐在家收门生,顺带拿红包,既有了面子又有了底子,老脸满是红光。看到江安义分外亲切,请到官廨叙话,寒喧几句说到重点,宋思礼压低声音道:“老夫已经同吏部打过招呼,犬子宋仁海六月之后会去化州任职,届时还望江老弟多多照看。”

官场之互相照看子弟是寻常事,何况江安义进京时得到过宋思礼的照应,投之以木桃,报之以琼瑶,在官场厮混想要一尘不染,难。在不违背大义的情况下,江安义开始学着变通,反正宋思礼明言宋仁海只要挂个外任的名头,不想管实务,过几年会调回京城。

接下来是向亲朋故旧辞行,参加各种送别的酒宴,一连忙了五天总算各方面的礼数都尽到,江安义决定起程赶往化州。又到大理寺领出叶孜、马远翔等人,这些人已经知道要发配化州三年,十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