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准此类推,像吾辈徒从文字言说讨活计者,虽高谈《坛经》、《般若》,阔论《法华》、《华严》,仍属缘觉一类!”[www.zslxsw.com]
寺中晚饭一般都比较简单,米汤外加几样小炒,还有中午的剩饭菜,古灵吃了两碗剩饭,感觉口中一股甘甜味,心中一片喜悦。慧皈师还是只喝一碗米汤,他第二天下午就要乘火车赶往广州,因为台湾的签证快到期了。
饭后,二人散步片刻又回房中,古灵泡好一壶铁观音,“证到般若智慧之后是否就可以免于生死轮回?还受因果支配吗?”
慧皈法师盘起腿坐在桌边,“契入般若实质,六尘不染,从此不再造生死轮回之业,然而阿赖耶识所藏宿世业种还在,仍会随缘显现,只不过既达无分别之彼岸,所以苦来不觉,厄来顺受,无论受因缘果报生至何处,心中灵明恒常不失。会得般若无分别智,乃处真净土。《心经》首句: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
古灵若有所思的样子,“那明心见Xing之后的大德是不是也逃不脱因果律支配?”
“从表面上看也得受因果报应,而实际上如演戏一般,破除俱生法执之后,一切法无非平等,无苦可言,生死即是涅槃,烦恼即是菩提。中国禅宗二祖神光晚年常出入花街柳巷,以验证本身功行,这就是火小须避风,而火大之后,风反助火势。佛陀的老师提婆达多为警戒大众,处处故意与佛犯难,堕入地狱,然而佛之大弟子目犍连以神通力入地狱中探视提婆达多,提婆达多曰无苦,因为地狱与天堂本身就是分别心之显现,破除分别心,天堂地狱如一。以般若之旨应世,机宜所需,杀盗Yin怒,无非清净妙行,所以不能以凡情妄揣度圣意。佛门大德有不守戒律者,如济颠、鸠摩罗什等,全是游戏三昧,为教化众生不着相而已,学人未达此境,切莫盲从,因果不虚!”
“哦——”古灵赞许颔首,斟上一杯茶,“听大师这么一讲,我先前许多疑惑都迎刃而解。云门文偃祖师曰:‘当初释迦小子一出生便一手指天一手指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