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
王监生的监生,就是苏北大灾时候,捐钱捐物捐出来的。
乡绅出钱,朝廷给学历,给一张“统治阶级入门券”。
不过自从上次活埋事件后,苏北的乡绅们老实了一段时间,至少没再怎么干类似诬陷别人要造反直接活埋三十几个这样的事。
也算是苏北乡绅,给了朝廷一个巨大的面子。
只是这一次不是类似于活埋百姓这样的大事,而是借着朝廷漏洞赚点钱的小事,王监生的心思也早活络起来。
等着李乡绅一到,这一片一起承包河段的乡绅就算是到齐了。
王监生也知道众人来是什么意思,他便先起了个调子。
“诸位,此番朝廷信赖我等,又要修缮淮河,此事对我等也多有利。毕竟水潮之苦,诸位和我一样,都饱受其害。”
“淮河肯定是要修的,干活的百姓,也得让他们吃饱。这没的说。”
众人都点头,连连称是。
王监生又道:“只是,话又说出来,兴国公不比你我,钟鸣鼎食之家,也不知贫民百姓事。若问问百姓,是愿意一天吃二斤白面,还是愿意吃四斤高粱,他们多半也选四斤高粱。”
“现在,朝廷也好、民间也罢,都讲究个‘不谈虚妄命理心性’,要专办‘实务’。”
“咱们这一次承包河段,也该本着这等想法。何谓‘实务’?便是要让干活的百姓吃饱,方为最大的实务。”
“之前救灾,就有人说,不若将朝廷发的漕米,换作粗粮,这样灾民才吃得饱。”
“若真真办实务的大人,便称赞为善举。”
“可也有些空谈道理的、顽固不化、不知变通之辈,却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以为若开此口,必引贪腐。”
“可结果如何呢?同样的灾,假使同样的二十万石米,办实务的,灾民吃得饱、饿毙者少;那些顽固空谈者,却使饥民骨瘦嶙峋。”
这样说,众人心里都喜,如何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