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评诗文,算是符合取巧的一种题,只要不是什么流传千古的名篇,学生很难事先准备。现场应对,最能体现学生的眼光和素养。
周道安稍稍松了口气——对这种题,没有固定答案的,其实他有很大的发挥空间。怎么说他前世也是正经大学毕业的知识分子,学的也是文科,还有点文艺青年的样子。见识上,一首诗的好坏,他还是看得出来的。眼下,只要答的靠谱,也就够了。
“爱他春盛不争春,待到春来敝此身。零落尘泥无觅处,流芳何用葬花人。”
接过来的稿纸上用清秀的毛笔字写了这么一首七言绝句诗,没题没作者,显然就是不见于任何记载,或者干脆就是新作诗。
周道安随付夫子恶补了一段时间的功课,知道这个世界汉域的文化和华夏古代很接近,故而他自己学起来也有不错的基础,可以事半功倍。
以诗歌来说,汉域的流行以诗为主,词这种形式还没成为主流,更多是根据音律来变化句子长短,没形成固定的词牌和模版。诗,则已经发展得很成熟了,类似于华夏的盛唐,诗歌的形式、内容都极其丰富,也是文人最喜欢的一种表达方式。
这首诗并不难懂,无非就是借花自喻,抒发作者清高自傲、不争名利、甘于奉献的情操。只不过全文没写是什么花,但想来也就是梅、菊这样的君子花。最后一句的葬花人,应该是个典故,周道安不好硬猜,但肯定不是指向林黛玉……
稍稍一琢磨,周道安便知道该怎么评了——华夏诗歌可太丰富了,类似情怀的数不胜数,选几首相近的,把后人评析复述一下就可以了。也不必照搬什么王国维这样的大家点评,取个中,到位又不显山露水最好。
有了计较,周道安便轻咳一声,准备开口。
谁知第一个字还没出口,就有一道高调的声音响了起来——
“仅用白话点评一首小诗,有何难处?信口胡诌之辈也能说上一两句的。我观此诗,心有所感,和诗一首,可作为点评否?”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