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然早已知晓。
宰相赵普苦笑,不过赵匡胤脸上满是淡然,说起来这些事甚至脸上都没什么多余表情:
“武弱至此,遂使文风盖言武之事,虽时时陈汉唐之志,却处处露抑武之行,疆域反倒步步南退,离汉唐愈远矣。”
“光义如此,遂使吾之宋……亦如此。”
此时广政殿已落针可闻,赵德昭听出了父亲话语里的彷徨之意,毕竟如已是开宝八年十月,离后世所说的父亲崩陨之日,仅剩下不过三百多日了。
于是他稍稍上前一步道:
“儿谨记,必不使行乐之好盖国政事,使文武兼行而不忘汉唐一统之全功。”
……
华盖殿里喧闹的气氛暂且告一段落。
诸皇子重新坐回椅子上,然后一个个松了一口气的看着老爹扯了扯椅子好离娘亲近一点,如此好小声说话。
往往这时,爹爹会暂且对他们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于是大明诸皇子都有点轻松了起来。
朱标倒是依旧认真,看着光幕说几样游乐彼此之间的联系,对其说法也直感没想到。
随后也盯上了后世一再强调的几字:“上行下效?”
尔后一个跳脱的声音直接插了过来:
“这有何难?就像是大哥见爹爹怎么理政,于是也学着怎么理政,结果竟傻傻的连累都不肯喊,结果可好…”
二弟三弟对政务向来不上心,老五沉迷文事对此不关心,老六恐怕压根就不太理解,而能如此的也就唯有四弟了。
朱标笑着摇摇头觉得也不能怨自己,毕竟他又没亲眼见过其他皇帝,还以为为君者皆需如此精力充沛呢,谁成想自家老爹的精力后世都对其多有奇评。
于是他干脆转而跟四弟议议另外的事:
“那马球捶丸,哪个好?”
“当然是哪个都好。”
朱棣摇摇头,话语条理很是清晰:
“人家也说了,世道太平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