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杭州知府(1)(第3节)

俱在家中老宅,府衙之内从未住过亲人。贤侄千里而来,当在此多住几日,就当是陪辛某打趣解闷也好。”

汤沫听了,笑道:“辛伯父美意,晚辈敢不从命,待晚辈去客栈取了行装,再来叨扰。”

马超兴听闻此话,在后面插嘴道:“水大侠何须多跑一趟,只管将客栈的名字告诉在下,在下这就去将水大侠的行装取来,绝无差错。”

辛晴听了大笑:“难得马捕快如此热心。这样甚好,我一见贤侄便心中欢喜,说心里话,当真舍不得你离开呢,哈哈哈……。”

汤沫见辛知府如此热情,只得告诉了马超兴客栈的名号位置,看马超兴兴冲冲出了门,汤沫扭过头来问辛知府:“晚辈初到杭州,有句不该问的话请教伯父,不知辛伯父与韩伯父怎样相识,韩伯父又是如何遇害的?”

辛晴听汤沫问起这事,脸上渐渐没了笑容,沉默了一阵,叹了口气,答道:“此事说来话长,还得从辛某的身世说起。虽都是些伤心往事,但贤侄既问起,讲来也无妨。贤侄安坐,听我慢慢道来……”

“辛某乃是本地人氏,家父早丧,自幼是母亲一手带大。日子虽过得清谈,倒也没受过什么罪。我自幼酷爱读书,一心想要考取功名为国效力。母亲替人洗衣织锦,供我读书。到了及冠之年,我便在这杭州城内卖些字画、又与人测字写信,一边糊口度日,一边继续攻读。永乐十年,太宗(明成祖朱棣庙号,初为太宗,嘉靖时改为成祖)皇帝开恩科,我自负胸中所学,意欲上京赶考。无奈家中贫寒,凑不出盘缠路费,为此终日闷闷不乐。”

“有一日韩兄从我字画摊前经过,驻足观看,见我满腹心事,乃上前盘问。我只以实情相告,不想韩兄当即慷慨解囊,欲以文银百两相赠,助我上京。辛某当时年轻气盛,不肯受人恩惠,对韩兄言道,君子无功不受禄,事虽急,却绝不受人施舍。韩兄见我态度坚决,遂劝我说,公子若真有济世之才,金榜高中,便可造福一方百姓;若今日为了清高,不肯接受银两,天下便少一个栋梁,百姓便少一片福荫。公子既观书知礼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