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四六、司马光在天街被人围堵
元丰八年的春天,在宫城之中略一逗留便又向北推去,后宫桃坞转眼落英缤纷。赵顼的生命之烛在春风中摇曵了一阵,终于悄然而熄,福宁殿中,后妃和皇子、公主们哭声一片。宰相王珪宣读遗制:“皇太子即皇帝位,尊皇太后为太皇太后,皇后为皇太后,德妃朱氏为皇太妃。应军国事,并太皇太后权同处分,依章献明肃皇后故事。”章献明肃皇后便是仁宗即位时垂帘听政的刘太后。
接下来便是:
大赦天下。
遣使告哀于辽。
命宰臣王珪为山陵使。
进封尚书左仆射郇国公王珪为岐国公。雍王赵颢为扬王,曹王赵颀为荆王,并加太保。进封弟宁国公佶(后来的徽宗)为遂宁郡王,仪国公佖为大宁郡王,成国公俣为咸宁郡王,和国公似为普宁郡王。太师、潞国公文彦博为司徒,济阳郡王曹佾为太保,特进王安石为司空。
发丧。众大臣灵前叩拜吊唁。
上谥号曰英文烈武圣孝皇帝,庙号为神宗。
赵顼驾崩的消息当天便传到了洛阳,其时司马光正待在他的独乐园里。
时节正值春老夏嫩之际,桃、李既谢,柳条早摇得绿匀,牡丹也已试放,正是燕游之时。按说司马光既已完成了煌煌大作<资治通鉴>,又新除了资政殿学士,尽可呼朋唤友携妓载酒放浪一番。其实不然。他赴汴梁向赵顼上<资治通鉴>,回到洛阳后也并未歇着。<资治通鉴>上固然是上了,他觉得<目录>太简,想再编<举要历>八十卷,另外还要著<历年>二卷,<通历>八十卷,<稽古录>二十卷。此时范祖禹已去了秘书监,司马光身边能帮上忙的也只有司马康一人了。还有这么多事要做,他能歇得下来吗?他之待在独乐园,真不是在独自行乐,而是与儿子司马康一起,忙着在古纸堆里勾沉索隐,辨是甄非。他偶尔抬起头来望一眼穸外,眼神中带着遐想的迷离。当他听说赵顼驾崩,先是一惊,随即吩咐下人备马,奔赴汴梁。
仍然是上次那样,司马康走在头里,接着是司马光,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