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而不断上涨。市面上的斗米价格已经超过了三钱银子。
以刘知府的经验,本地一旦斗米价格超过四钱,民间就会出现大规模的饥荒,原本已经平复下的灾民满地的惨状又要重演,那么年到现在大半年的辛苦就全要泡汤了。
而且春播春种若不能及时进行,等于一年的收成完蛋,粮赋征不上来,难民再暴动,那他这知府也不用干了。眼看着局面愈发危险,刘梦谦再也坐不住了,也顾不上自己的“官威”,直接跑到赈荒局来召集缙绅们会议。
赈荒局就设城中心的官巷里,大堂上已经聚集了十多名委员和没有职务,但是出力很多的地方缙绅。
会议上众纷纭,度荒救灾的措施无非是老生常谈,这对在座诸公都是熟透了的套路,但是具体到经办上,人人都不愿意多――因为这又要牵扯到钱的问题。{醉书楼小说网,体验最新最快阅读www.\\zslxsw.\\com}
从年灾害开始到现在,“劝募”已经进行过好几轮了,虽在座的都是地方上急公好义的人士,毕竟也没到大公无私毁家救荒的境界――而且这些年来地方上灾荒不断,官府横征暴敛,他们自己的经济状况也受到了很大的损害。
会议的最终结果,还是议而不决。只把眼前能做得几件事继续做下。至于最要紧的平粜粮米,贷给百姓种子耕牛这两项,因为花销很大,而钱米来源又落实不了,一时间无人愿意出头办理。
等会议结束,诸委员散,刘梦谦关照厮,请赵引弓在花厅便服相见。
赵引弓在赈荒局的活动中十分活跃,特别是官府感觉最为棘手的流民问题,基本都是由慈惠堂解决的。虽然他也听过不少流言,那些流民被慈惠堂收容之后,每隔一个月就会被从钱塘江上来得船只运走。至于运到哪里了一概不知,只是送到广东垦荒了。
这事情若是在太平年景,地方官是不得不要过问的。不过眼下各地官府都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大量灾民聚集是极大的隐患,现在有人愿意出头来处理,管你最后是送到哪里,难民是死是活。何况这些年来黄册制度已经废弛,编户数目完全是胡编乱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