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五百九十一章(第3节)

这么一说到了回答这个问题的后半部,到了要害的地方,噢~好了,您可以说你们那些版本、作者、家世,一切一切,姑且我们放一放,认为有点成就。

还有些问题以后讨论,那么以后往前展望吧,不能老是那一套,太好了,我本身就是这意思。

你总是这个,这不是烦死,人家读者都嫌讨厌,你们还会不会点别的。我也是读者的一位,咱们是共通的感情,好了,你就问了那最后怎么办,这个又是我个人之浅见。

专门研究文学的一个路子,是你从中华文学史大范围,缩小一点,史,稍微收缩一点。

你从这两个大的史的方向,流变发展,并且结合现在的创作,你看我们中华文学,经验教训是什么?

从这里吸取什么养分,今后向哪个方向发展,是不是都学西方的,有没有你们中华的特色,这一个大方向。

另一个方向是中华传统文化,这个比文学更要广、更要高、更要深。

根据老先生的个人的理解,《红楼梦》不是一部简单的。

就比如他刚才已经说,它包含文、史、哲,还有很多,这是简单说。从这个方向探讨下去,是无穷的前景,灿烂辉煌、

看看我们中华民族文化的基本精神都是什么,算一算账,基本理解,有哪几点,曹雪芹怎么对待这几点,他怎么看。

他又有什么继承发展,他又有什么新的发挥、新见解,都在这里。往前看,咱们要不要咱们中华民族文化,要。

要,你要离开《红楼梦》我敢这么说,你光看孔子、孟子,不行。不是不行,是不够,太古老,离我们的距离远了。

你找一个近现代的,跟我们的关系最密切的,能直接打动你头脑心灵的,是哪一个作品,《红楼梦》。好,回答您。

以及还有人想问周老怎么看待林黛玉和薛宝钗,比较喜欢谁,要是在现代社会中,后者是不是比前者的生存能力要强?

对此周汝昌先生则回答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6页